2月21日下午,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与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东校区工业中心106大厅举行座谈交流会。学校校长、重点实验室主任戴青云出席会议,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岳勇、广州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范艳等参加交流会。科研处、交叉学科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进行座谈交流。
会上,戴青云校长介绍了实验室的成果转化情况,强调数据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她表示,实验室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有递进和转变,第一阶段围绕知识产权数据处理来提升服务能力,第二阶段将知识产权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第三阶段将在国产deepseek的基础上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方面开展研究和服务工作。戴青云校长还指出,实验室将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基础,以机器人作为载体,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发展。目前,实验室的知汇桥、云图链等产品研究已取得了进展,希望可以借助保护中心和研究会进一步推动产品的落地使用。同时,她表达了与广州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研究会的合作的意向,提出将加强学校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宣传科普力度,要继续推动“羊城IP杯”竞赛的举办,以促进我校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
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岳勇指出,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三方合作能够有效解决知识产权领域的许多问题,推动广州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他肯定了去年与我校合办的“羊城IP杯”对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的积极作用,并希望今年的赛季也能够尽快落实合作。岳勇主任还提到,目前广州保护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加快建设,广州市知识产权研究会的服务小程序也已为市民提供了有效服务。他表达了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接入实验室的知汇桥作为企业和高校对接的桥梁,联通企业、行业与高校各方,助力广州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秘书长范艳提出,未来研究会与实验室可在以下方面展开合作:一是开展学术领域的课题研究、研讨会等活动,鼓励知识产权专家积极参与研究会的论文征集活动;二是加强人才交流与培养,组织专员座谈会等活动;三是探讨知识产权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创新模式;四是依托实验室博士团队,通过广州市知识产权研究会为社会提供知识产权高端服务。
此次座谈交流会为各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明确了未来合作的方向和重点工作,为推动广州市知识产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